> 文章列表 > “簪花感鬓皤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簪花感鬓皤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簪花感鬓皤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簪花感鬓皤”出自明代鲁铎的《出郭次尔锡韵宗易同和》。

“簪花感鬓皤”全诗

《出郭次尔锡韵宗易同和》

明代 鲁铎

城外韶光好,相将二月过。

暖宜鸦乳早,春被柳争多。

笼烛防村暝,簪花感鬓皤。

诗须陶谢赋,吾为楚声歌。

《出郭次尔锡韵宗易同和》鲁铎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出郭次尔锡韵宗易同和》是明代诗人鲁铎的作品。这首诗描述了城外春日的美好景象,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歌颂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城外韶光好,相将二月过。

暖宜鸦乳早,春被柳争多。

笼烛防村暝,簪花感鬓皤。

诗须陶谢赋,吾为楚声歌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城外的美丽春光。首句\"城外韶光好,相将二月过\"表达了春天的美丽景色,诗人与朋友们在二月共同欣赏春光的场景。\"韶光\"指的是美好的时光,诗人以此形容春天的景色宜人。第二句\"暖宜鸦乳早,春被柳争多\"描绘了春天温暖的气候和柳树抽出新芽的繁茂景象,用\"鸦乳\"来形容早晨的阳光温暖柔和。\"春被柳争多\"意味着春天柳树的绿意竞相争压,形成了一片繁茂的景象。

接下来的两句\"笼烛防村暝,簪花感鬓皤\"描绘了夜晚的景色。\"笼烛防村暝\"表示在夜晚点燃灯烛,防止乡村的黑暗,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氛围。\"簪花感鬓皤\"则是形容诗人佩戴花簪,映衬出他鬓发的皓白,表现出诗人的文人风范和典雅之姿。

最后两句\"诗须陶谢赋,吾为楚声歌\"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和热爱。\"陶谢赋\"指的是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著名的古代文人,他们的作品都以自然和田园为主题。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像陶谢的作品一样,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。\"吾为楚声歌\"表示诗人以楚地的声音和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,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向往,并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。